贺菊乔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研究
2017-05-15 23:51
贺菊乔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用药规律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20-50岁青壮年男性。据统计,35岁以上男性40%-45%患有本病,占泌尿外科男性就诊的1/4左右。且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为会阴及腹股沟部胀痛、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滴白、性功能障碍及神经衰弱症状等等。其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往往导致患者思想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和休息。由于前列腺特殊的解剖结构,渗透屏障的阻碍,药物很难进入前列腺腺泡发挥作用,西医疗效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强优势。
贺菊乔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男科学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教学工作40余年,在诊治慢性前列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研究基于关联规则分析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旨在为CP的中医临床提供思路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贺菊乔教授处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461例,共计1752诊次,其中年龄最小者为18岁,年龄最大为50岁,平均年龄约为34.1岁。
1.2纳入标准
①按照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Chinese Urological Association,CUA)《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中关于CP的诊断标准;②以中药汤剂为主要干预措施;③中医辨证、治法、方药组成明确;④通过随访、复诊证实疗效确切者。
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合并其他疾病;③脱落病例。
1.4数据分析
将收集到的1752张处方资料准确录入数据信息,其中不存在同一病人不同诊次药味完全相同的处方。所有中药名、中药性味功效及归经均参照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标准,如“玄胡”统一为“延胡索”,“薏米”统一为“薏苡仁”等等。使用SPSS17.0和Clementine12.0软件对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进行关联分析。
2.结果
2.1药物使用频率分析
1752张处方共使用了74味中药,20679频次,平均每张处方使用11.80味中药。涉及到的药物按其使用频率的高低依次为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马鞭草,丹参,半枝莲,乳香,田三七,大血藤,赤芍,桃仁,延胡索,王不留行,石菖蒲,生地黄,牛膝,泽兰,枸杞子,黄柏,益母草,郁金,黄芪,虎杖,三棱,金樱子,菟丝子,萆薢,莪术,炮山甲,金钱草,地锦草,熟地黄,川楝子,五味子,茯苓,当归,红花,乌药,土茯苓,蒲公英,蒲黄,鱼腥草,杜仲,山茱萸,青皮,全蝎,蜈蚣,酸枣仁,凤尾草,没药,枳壳,橘核,荔枝核,牡丹皮,墨旱莲,薏苡仁,益智仁,桑螵蛸,柴胡,补骨脂,白术,车前草,女贞子,萹蓄,桑寄生,白芍,黑蚂蚁,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地肤子,木通,苦参。其排名前10的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使用频率排名前10名的药物
序号 |
药物 |
频次 |
频率 |
性味 |
归经 |
功效 |
1 |
白花蛇舌草 |
1003 |
78.67% |
微苦、甘,寒 |
胃、大肠、小肠经 |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
2 |
败酱草 |
961 |
75.37% |
辛、苦,微寒 |
胃、大肠、肝经 |
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
3 |
马鞭草 |
920 |
72.16% |
苦,凉 |
肝、脾经 |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
4 |
丹参 |
878 |
68.86% |
苦,微寒 |
心、心包、肝经 |
活血化瘀,凉血止痛 |
5 |
半枝莲 |
857 |
67.22% |
辛、苦,寒 |
肺、肝、肾经 |
清热解毒,散瘀利尿 |
6 |
乳香 |
627 |
49.18% |
辛、苦,温 |
心、肝、脾经 |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7 |
田三七 |
606 |
47.53% |
甘,苦,温 |
肝、胃经 |
活血化瘀,行滞止痛 |
8 |
大血藤 |
564 |
44.24% |
苦,平 |
大肠、肝经 |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
9 |
赤芍 |
481 |
37.73% |
苦,微寒 |
肝经 |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
10 |
桃仁 |
440 |
34.51% |
苦、甘,平 |
心、肝、大肠经 |
活血祛瘀,行滞止痛 |
2.2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从两药关联来看,两药间均为相须、相使配伍。白花蛇舌草配伍败酱草能清热利湿、化瘀止痛;大血藤配伍乳香可有清热散瘀之功;乳香配伍三七可协同发挥活血化瘀之效;乳香配伍白花蛇舌草功可清热利湿、活血祛瘀;半枝莲配伍赤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作用。具体数据详见表2。
从三药关联来看,三药间的配伍基本体现出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三大治法。如清热利湿通淋类药物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马鞭草、半枝莲,活血化瘀通淋类代表药物丹参、桃仁、王不留行、泽兰,清热凉血活血类代表药物生地黄、大血藤、地锦草,活血行气止痛类代表药物乳香、田三七、郁金、延胡索,上述几类药物交互配伍使用,共同体现出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清热利湿、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核心治法。具体数据详见表3。
表2:支持度前5位的2味药物关联结果
序号 |
药物组 |
支持度 |
置信度 |
1 |
白花蛇舌草→败酱草 |
52.38% |
96.97% |
2 |
大血藤→乳香 |
49.21% |
90.32% |
3 |
乳香→三七 |
30.16% |
52.63% |
4 |
乳香→白花蛇舌草 |
30.16% |
63.16% |
5 |
半枝莲→赤芍 |
28.57% |
88.89% |
表3:支持度前5位的3味药物关联结果
序号 |
药物组 |
支持度 |
置信度 |
1 |
白花蛇舌草+丹参→乳香 |
55.56% |
94.29% |
2 |
白花蛇舌草+大血藤→乳香 |
36.51% |
100.00% |
3 |
丹参+郁金→桃仁 |
15.87% |
100.00% |
4 |
生地黄+延胡索→泽兰 |
11.11% |
100.00% |
5 |
半枝莲+王不留行→地锦草 |
7.94% |
71.43% |
3.讨论
根据慢性前列腺炎(CP)的症状和体征,本病可归属于中医“精浊”、“白浊”、““淋浊”等范畴。其在古籍早有记载,如《内科心典》:“精浊者,白黏如精状,从茎中流出,不痛不涩,占下衣有迹者是也”,《张聿青医案》:“精浊,溲后每有牵腻之物渍于马口”等。传统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当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总因肾阴亏虚或肾阳衰弱,有形实邪侵犯精室,导致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而生各种症状。贺菊乔教授结合自己多年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经验,认为湿热挟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辨证当从湿热、血瘀入手,治法必以清热利湿为主、祛瘀止痛为要,湿热挟瘀证得以有效控制,则可改善临床症状,疾病向愈。常选用三草安前汤、泽兰汤、萆薢分清饮、导赤散等方剂。而以往有关贺教授临证经验的整理及研究,主要采用病案收集、人工整理分析等传统的研究思路和手段,存在信息量小、病案例数少、人为因素多、分析结果说服力不强等缺陷,急需一种现代的中医药信息处理技术来克服其不足。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选择、探索和建模,从中发现、抽取出潜在的、不一般的、有价值的知识(规则、联系或模型等)的过程,作为一种高级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发现和认识那些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如中医药领域中复方药物的配伍关系、药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因此其用于研究名老中医治疗某种病证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处方核心非常适宜。关联规则(association rules)是数据挖掘中非常重要的算法,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发现和预测多个变量之间的潜在关联或是通过其他变量来预测一个变量的存在。本研究通过使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Clementine,以GRI为关联分析模型,探究贺菊乔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规律,成功提取出了高支持度和置信度的药对和角药组合。
根据表1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使用频率前10名的药物基本上可以分成清热利湿和活血化瘀两大类,贺菊乔善用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马鞭草、半枝莲清热利湿,喜用三七、丹参、乳香、桃仁活血化瘀,惯用败酱草、马鞭草、大血藤、赤芍清热、活血两法并用。表2、3的结果显示,贺教授治疗CP的高频药对与角药仍然不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法,诸药相须、相使配伍组合,协同增效,围绕CP湿、热、瘀、滞的关键病机,杂以利湿、清热、祛瘀、行气等清泻之法,祛邪的同时不忘顾护正气,可谓是证法方药、丝丝入扣,故使本病的临床疗效大大提高。本研究基于关联原则挖掘出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基本方为白花蛇舌草、败酱草、马鞭草、半枝莲、三七、丹参、乳香、桃仁、泽兰、大血藤、赤芍,与其经验方——三草安前汤组成一致。由此我们认为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出的用药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贺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学术经验,为今后临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发表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