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囊炎

2017-05-15 23:15

精囊炎

孙某,男,42岁,教师。初诊:2011年5月25日。

血精半月。

现病史:患者诉半月前同房时发现精液带血,呈鲜红色,伴射精后少腹胀痛不适,当地医院B超示精囊腺增大,诊断为“精囊炎”,经抗炎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此后又出现过一次血精。遂来我院就诊。现症见:血精,射精后少腹疼痛,伴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我院B超:双侧精囊腺增大,回声不均匀。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精囊炎。

中医诊断:血精症

辨证: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三草安前汤加小蓟饮子加减:金钱草15g,益母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虎杖15g,大蓟10g,小蓟10g,蒲黄10g,三七5g,藕节炭10g,黄柏10g,甘草5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嘱患者多饮水。

二诊:服上药七剂后,患者诉近日无性生活,未见少腹疼痛,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明显减轻。舌淡红,苔黄,脉数。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大蓟15g,小蓟15g,生地黄12g,滑石10g,蒲黄10g,藕节炭10g,淡竹叶10g,山栀12g,甘草6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嘱患者多饮水。

三诊:服上药七剂后,患者诉同房两次,已无血精,无射精后疼痛,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消失。嘱守方续服7剂巩固疗效。

按:贺教授认为,本例患者为急性精囊炎,患者除血精之外,尚有射精后疼痛,尿频、尿急尿道灼热,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根据其症状辨证当为湿热蕴结,湿热之邪郁于下焦,损伤络脉,血溢脉外,故发为血精。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首诊用三草安前汤清热利湿通淋,小蓟饮子凉血止血。二诊尿频、尿急尿道灼热明显减轻,舌淡红,苔黄,脉数。说明湿热已不明显,故用药当以凉血为重,方用小蓟饮子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