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怎样预防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
2020-10-16 16:31
骨质疏松是指骨量减少,即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据统计,60岁以上的男性有10%左右可有骨质疏松症,女性可能更多,发病十分普遍。其特征为骨质变薄,骨小梁变细、减少,血清钙、磷正常。多因年老体弱,肝血不足,肾精亏损,骨髓空虚,致使筋脉酸软,骨骼脆弱;或饮食失调,脾胃失养,脾虚失运,饮食不化,骨髓失于充养,髓空骨痿;或户外活动少,皮肤缺乏日光照射,维生素D合成减少,肌肉对骨骼牵拉刺激减少,致使气血壅滞,筋脉失养,骨脆筋软等而引起。另外,老年人患有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等疾病时,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因此,预防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除了要积极治疗上述疾病外,最主要的预防方法是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主张通过饮食来补充钙,如多食含钙高的食物如鱼虾;增加乳制品和豆制品摄入,建议每天500ml牛奶。要持之以恒,若短时间内暴饮暴食,非但达不到补充身体不足的目的,反而对身体有害。
服用钙片可以减少钙流失。主张每日补充钙剂1000~1500mg,服用期间定期复查血钙。推荐多饮水,防止尿结石,尿结石患者或家族史者慎用。目前市场上常用钙有碳酸钙、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和柠檬酸钙。碳酸钙不适合胃酸缺乏者;柠檬酸钙适合胃酸缺乏者;枸橼酸钙吸收率最高;葡萄糖酸钙适合老年妇女服用。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但过多补充可造成中毒。因此慎用维生素D。服药期间定期复查血钙。
户外活动可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骼血液循环,减缓骨骼衰老,增加外力对骨骼的刺激,促进骨生长速度,骨密度增加。但应选用运动量适宜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拳、门球和台球等。一般主张老年人每天的户外活动至少应2小时,对预防骨质疏松是有益的。
家居设计考虑夜间照明和防滑等保护措施,避免跌倒造成骨折。
总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摄入较高的钙量,有规律积极地身体锻炼,适当荷载,避免过度吸烟、饮酒及服用过多咖啡因,使骨量维持相对稳定。同时,应给予老年患者以精神鼓励,改变其对疾病前景的悲观失望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