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一精业 仁意济民
2020-10-13 15:12
专一精业 仁意济民
------记我省著名中医骨科专家、湖南省名中医姚共和教授
姚共和,男,湖南安化人,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曾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第二附属医院业务院长;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研究室主任、骨伤科学术带头人。
孜孜不倦学不厌 学海无涯苦做舟
姚共和教授197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留校工作于附属一医院,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至今。姚教授先后于1978年和1993年到湘雅附二院骨科进修,师从孙材江教授;于1983年7月至1986年7月师从郭振球教授,攻读并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姚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以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学习,及时观察总结病人治疗后的疗效,总结提高自身能力。他坚持用双手的拇指、食指做俯卧撑锻炼,以增强手指力量,更好地用于手法复位操作,至今不懈。姚教授重点研习《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正骨心法要旨》、《伤科汇纂》、《中国骨科技术史》、《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方剂学》、《临床骨科解剖学》、《临床骨科学》、《骨科手术学》等著作,手不释卷,反复研读以得其精髓;通过长期的临床操作,他娴熟地掌握了四肢骨折的手法复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病人的赞誉;在临床中,有些骨伤疾患为汤药针砭所不能及,为了掌握手术操作,做到“两手都硬”,姚教授两次到西医院进修骨科,掌握了系统的手术治疗知识;为了更多的锻炼自己手感,他甚至坚持自修单车十载;通过长期的胸椎、腰椎手术实践操作后,2001年,他独立完成了首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瘫痪的病人在术后第三天站了起来,成为了湖南中医界第一个主刀完成颈椎前路手术的医生,打开了中医手术治疗的局面;随着手术量和术式的增加,其满意的疗效也得到了西医界的认可和赞同。与此同时,他研读古籍,研制海马全蝎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金刚健骨片治疗骨质疏松症,通督健步片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
姚教授的求知欲望,不仅体现在医学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2000年开始,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了电脑操作、照相、摄影技术,学会了制作网页、管理个人网站,搜集整理了大量的临床资料,用于总结和教学工作,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辨病定性重诊断 依人择法贵综合
姚共和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来,勤于思考,学贯中西,兼收并蓄,对运动系统的创伤及骨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脊柱外科方面有较深的造诣。
姚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认为,治病首重诊断,诊断又重在辨病定性,主张“一问,二查,三阅,四合参”的辨病方法,即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阅读影像学图片以确定诊断,“合参”就是将所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判断甄别,得出诊断,确定病情的部位和程度。其中需注意“三要与三不要”,即:要重点询问疼痛的发生、发展演变情况,不要轻视对全身机能状况的询问;要细致检查痛点、肌力、运动、腱反射等常规项目,不要遗漏病理反射与盲区的体查;要认真阅读影像学图片,不要忽视X线平片对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治病要有疗效,治疗贵乎依人择法,综合施治。姚教授认为,选择治疗方法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医学问题,而是由医患双方参与的、多因素影响的抉择过程。就一具体的腰突症患者而言,治疗方法应根据医患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即依人择法,并制定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依人择法包括二层含义,一是将患者诊断、病情程度、临床表现等情况与其生理、心理状况、社会经济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法。切忌单纯地把病情作为择法的依据,甚至把CT、MRI等影像学资料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唯一依据;二是应根据医者自身的技术能力及其所在医疗机构的医疗条件选择治疗方法;应该选择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治疗方法,而不是试图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去代替其它更有针对性的疗法。
学贯中西体为中 兼收并蓄求特色
作为中医骨伤科的专业人士,姚教授认识到中医药是自己从事诊疗活动的立身之本,因此他从《黄帝内经》的骨伤科学成就开始溯源,以《中国骨科技术史》为纲,从浩瀚的古籍寻求前人的智慧和成就,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系统掌握了中医中药在骨伤方面的理论及成就,用之于临床,在骨与关节、软组织损伤等患者的手法复位、中草药内服外治方面,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同时,姚教授始终认为手术治疗也是中医的重要内容,但需要向西医院学习。通过进修、交流和大量的医学实践,掌握了系统的手术治疗要领,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骨与关节、软组织损伤及疾患的治疗,其疗效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认可。
近年来,姚教授将精力集中在脊柱专科方面,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骨质疏松症,脊柱外伤性骨折脱位,脊柱滑脱,脊柱肿瘤等病症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一手资料。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颈腰肩腿的疼痛及麻木,从中医病机来分析,为肾虚督惫、瘀阻经络两个基本因素,中药治疗补肾为主,祛瘀为要,创制治疗海马全蝎丸,其用药,抓住肾虚督惫、瘀阻经络两个基本病理环节,直中病理本质,充分体现了姚教授治疗颈腰肩腿麻痛的用药特点:其一,补肾宜用血肉有情之品,肾虚腰惫是增龄积累所致,草本类补肾药恐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起到补益效果,当选用海马、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补肾的功效更精、更专。其二,祛瘀重用发散走窜之品,久病入络成瘀,邪气久羁,深入筋骨,瘀血凝滞不行,变生痰湿瘀浊,经络闭塞难通,不是一般活血和营之品所能宣达,必借发散走窜之品,搜剔经络,祛除深伏之邪。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类的秦艽、羌活、独活,虫类药物的土鳖、蜈蚣、全蝎等为常用之品。由于虫类药品多温燥,应配伍养血滋阴之品制其偏性;还应配伍引经之药如牛膝,引药力达到腰腿,提高疗效。
姚教授在医学诊疗方面的成就及学术影响,多年来一直受到湖南中医骨伤界专业人士的公认,也得到了湖南西医骨科专业人士的认同。
殷殷寄望桃李花 青出于蓝胜于蓝
1975年起,姚教授在湖南中医学院骨伤科教研室开始参加教学工作,主要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先后主讲《中医伤科学》、《中医正骨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急救创伤学》等课程,同时还在临床担任带教工作。任教30年,授课达5 000余课时。姚教授授课,条理清楚,深入浅出,紧紧联系临床,讲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提醒学生既要苦学,又要有悟性,深受学生欢迎。迄今,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带徒50余人。每当学生毕业告别时,他总是殷殷寄语:“善待病友,就是善待自己,解决病人的苦痛,是医生存在的最大意义”,学生“青出于蓝而生于蓝,是老师最大的愿望”。
硕果虽成学无涯 精业仁意求上工
姚共和教授行医30余年,其感悟是:医者一也,意也。非专一而不能精其术,非意仁而不能济其民。然病症繁多,阴阳错杂;人生苦短,学业难精,欲为上工者实难矣!
从医三十余年来,先后主编出版专著五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获国家专利一项,省级成果奖一项,厅级成果奖三项。1996年,姚共和教授被遴选为中医骨伤科硕士生导师,1999年担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年被遴选为中医骨伤科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名中医,完成了从赤脚医生到博士生导师的蝶变。可是年逾五十,功成名就的他,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新的操作技术,更好的为病人服务,2007年和2009年,他两次远赴重洋,到美国加州脊柱医疗中心学习最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操作。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邓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