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莘智、姚璐莎教授观察86例产后风湿症与血清催乳素、孕酮水平的关系及柴胡桂枝汤加减疗效
2025-04-08 10:09 来源部门: 风湿病科 作者: 姚璐莎,王莘智
摘 要: 目的: 分析产后风湿症与血清催乳素( PRL) 、孕酮(P)水平的关系及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 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医院分娩且发生产后风湿症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于产程开始前、产后42d及产后6个月抽取外周静脉血,对照组于入院当日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PRL、P水平的变化,并将观察组随机分为A、B 组各43例,A 组采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B组采用常规碳酸钙D3颗粒补钙处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测定两组视觉模拟 评分(VA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 EPDS) 评分的变化,记录两组疼痛持续时间、肢体压痛数目、关节肿胀数目。结果: 观察组产程开始前及产后42 d PRL、P均高于对照组( P<0.05) ,产后42d、产后6个月,观察组PRL、P均较产程开始时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 ,明显高于B组的72.0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前,A、B组肢体疼痛、关节肿胀、畏恶风寒、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停药4周,两组上述积分均降低,A组各积分均低于B组( P<0.05) ;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EPDS评分、 疼痛持续时间、肢体压痛数目及关节肿胀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停药4周,A组上述指标均低于或少于 B 组( P<0. 05) 。结论: 产后风湿症的发病可能与产后PRL、P水平变化有关,且与产后抑郁存在一定的联系,采用柴胡 桂枝汤加减治疗产后风湿症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减轻关节疼痛,减轻患者产后抑郁程度,促进其恢复。
——引自《辽宁中医杂志》2019 年第4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