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络汤相关医案一则

2018-06-12 17:34

补肾通络汤

    [药物组成]制首乌、芡实各15g,黄芪、淮山药各20 g,党参、茯苓、山茱萸、仙茅、车前子、马鞭草、丹参、当归各10g,川芎6g。

    [功能主治]肾病综合征气阴两虚兼有湿郁者。症见面浮肢肿,面色萎黄或黧黑,少气乏力,纳呆食少,腰膝酸软,舌淡或有瘀斑,或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使用方法] 常规煎服。且每日水煎,冬虫夏草1g,于早晚空腹服。

    [加减应用]水肿较甚者,加白花蛇舌草15g;湿热内停,阴津内伤者加黄柏、知母各6g;血尿明显者,加蒲黄炭6g。如遇外感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时,暂停用治疗药物,集中治疗并发症,待并发症基本消失后再转用补肾通络方,并补足2个月的疗程。

    [按语]成人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病理类型各异、临床病程不同,复发率较高,预后差别很大的综合征。属于“水肿”、“ 虚劳”、“ 腰痛”等范畴,以肺、脾、肾、肝的虚损为主,兼有湿热瘀。由于外感或内伤失于治疗,导致病及于肾,肾不固精;久病入络,血瘀水停;本虚标实,病症 趋重,且易于反复。该方运用首乌、仙茅、山茱萸、冬虫 夏草补肾填精;黄芪、山药、茯苓健脾益肾祛湿。另 《素问·调经论》云“瘀血不去,其水乃成”、“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本方运用丹参、当归、川芎诸药合用,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而不伤正,令血行水亦行,同茯苓并用活血行水而不恋邪,并佐马鞭草等活血利尿,兼解湿郁所化之热。诸药配伍,具有补泻同用,收散兼顾的特点,以补为主,补虚不恋邪,祛邪不伤正,补中有动,动中有补,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收中有散,散中有收,共奏补肾化瘀利水清热之功能。

    [医案举例]陈某某,女,30岁,2015年11月7日一诊。自诉反复蛋白尿7月余 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浮肿,于2015年4月1日外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以服用激素治疗,现服用泼尼松10mg Qd平素易感冒,迁延难愈,长期熬夜。刻诊:颜面轻度浮肿,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口黏,无口干口苦,纳差,腰部酸胀,睡眠可,小便可见泡沫,大便干硬淡胖稍,质红,脉沉细。今日查尿常规:尿蛋白+++。诊断为水肿,属气阴两虚、湿邪内阻证。治以补肾健脾,益气养阴,祛湿通络为法,方用补肾通络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制首乌、芡实党参山药茯苓、冬瓜皮15g,黄芪、薏苡仁20 g,山茱萸、猪苓、车前子、丹参、白术、火麻仁10g,甘草6g。14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2015年11月21二诊,服药后上述症状好转,无颜面部浮肿,查尿蛋白(-)。守原方续服7剂。嘱患者避风寒,避免剧烈运动,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