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方相关医案一则

2018-06-12 16:59

面瘫方

    [药物组成] 荆芥、防风、蝉蜕、僵蚕、柴胡、黄芩、冬葵子各1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各15g,全蝎6g,制胆南星9g。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解毒,化痰舒筋通络。用于证属风热邪毒夹痰上扰之面瘫。

    [使用方法] 常规煎服。

    [加减应用] 若胃脘不适,不耐寒凉,可合用二陈汤健脾燥湿,理气和胃;若湿热重,可加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地龙清热通络,葛根辛凉散邪解肌。

    [按语] 面瘫是以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的一种病证,即面神经麻痹。西医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前者多是由于感染、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所致;后者多是由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所致。中医认为,面瘫多因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入中头面阳明、少阳经络,导致经气阻滞,筋脉失养所致。治疗上当疏风清热解毒,化痰舒筋通络。本方以《医宗金鉴》消风散之荆芥、防风、蝉蜕与《伤寒论》小柴胡汤中之柴胡、黄芩合用以疏散风热;又以《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再以《杨氏家藏方》牵正散中之僵蚕、全蝎祛风止痉,化痰通络;其中白附子辛温燥烈,可用性凉味苦之胆南星增强清热化痰,祛风解痉之力。诸药合用,力专而效著,使得风邪得散,痰浊得化,经络通畅,则诸症可渐消。本方运用应进行辨证,根据病情变化对症治疗方可取得全效。

    [医案举例]李某某,女,26岁,2016年10月23日一诊,发现嘴角向左歪斜4天就诊。既往无特殊病史。发病前劳累、吹空调,后出现嘴角左侧歪斜,右侧不能闭目、鼓腮,流口水。昨日就诊检查血常规及头部CT平扫,均未见明显异常,予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刻诊:右侧面部僵硬,不能示齿,鼓腮、闭目,嘴角左歪,尿黄,便秘,末次月经2016年10月11日,月经对期,量少,黯红,无血块,脉细滑数,舌淡红,苔薄白。诊断为面瘫,属风热邪毒夹痰上扰证,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化痰舒筋通络。方用面瘫方加减:制白附子、全蝎、熟大黄6g,制胆南星9g,白芥子、法半夏、荆芥、防风、天麻、蝉蜕、僵蚕、刺蒺藜、蔓荆子各10g,钩藤15g,葛根20g。8剂,水煎服,日一剂。2016年10月30日二诊,服药后症状基本好转,尿便正常,舌脉同前,仍守原方,再进7剂。嘱清淡饮食,忌辛辣、温燥、油炸、腥发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