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兼痞满病案一则
2018-06-12 18:07
颈椎病兼痞满证
岳某某,女, 72岁。2012年9月12日初诊。后颈项及两侧颈部胀痛、肩臂发麻1年余,下肢膝关节有时隐隐作痛,并有胸脘痞满不舒,饮食及二便尚可,舌苔薄白质淡紫,脉弦缓。患者于今年1月份做系统健康体检发现有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肝囊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等,血压148/85mmHg, 收缩压偏高,其他项目基本正常。
辨证:年老体衰,肝肾不足,脾胃不和,气血瘀滞,经脉不畅。
治法:益肝肾,理气血,舒经脉,和脾胃。
方药:葛麻二芍二膝汤合良附丸、百合汤加减
葛根20g,天麻10g,赤芍15g,白芍15g,川牛膝15g,怀牛膝15g,僵蚕10g,高良姜6g,香附10g,百合15g,乌药6g,广木香6g,砂仁6g,丹参15g。7剂,每天1剂,煎服2次。
2012年10月23日二诊:上方服7剂后,症情明显好转,颈部胀痛及肩臂发麻均减轻,患者见效,又煎服7剂,共服药14剂,颈项与肩臂痛麻症状得以痊愈,唯痞满症状虽然缓解,但未全止,患者未再服药。事隔20余日,近日因饮食不慎,胃脘痞胀明显,时时打嗝,胸背有时隐隐作痛,口略干,二便尚可,舌苔薄微黄质淡紫,脉弦缓。遂改用半夏泻心汤、瓜萎壅白半夏汤、良附丸、百合汤四方合用化裁。处方:法半夏10g,黄连10g,黄芩10g,瓜萎皮10g,薤白10g,高良姜5g,香附10g,百合15g,乌药5g,生蒲黄10g,丹参10g,沙参15g,丝瓜络10g, 12剂,每天1剂,煎服2次。并嘱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辛辣、燥热、腥发食品,适寒温,戒愤怒,多散步,坚持每天做颈部保健操,巩固疗效,防止颈椎病及痞满证复发。
(按语):颈椎病是西医病名,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综合征。是以颈肩疼痛,上肢麻木,肌肉乏力,眩晕等为主要表现。可隶属于中医痹证、眩晕范畴。痞满是中医证名,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不痛的证候。多因起居失调、饮食不节、寒热错杂、气郁痰凝、脾胃不和,升降失常所致。本案初诊是以治疗颈椎病为主,兼顾痞满证,故以葛麻二芍二膝汤(先生经验方,除方名6味药外,尚有僵蚕、蝉蜕、丹参等药,用以治疗颈椎病及其他四肢麻木痹痛证)可补益肝肾,舒筋活血,收效显著。另以良附丸、百合汤加香砂,调和脾胃,消除痞满。复诊时,因颈椎胀痛、肩臂发麻止而未发,故未再做针对性治疗,仅以做颈部保健操巩固疗效。治疗方案转而以消除痞满证为主,以半夏泻心汤、瓜萎藓白半夏汤、良附丸、百合汤四方合用化裁,调和脾胃,理气宽胸,痞满自除。因患者本有气血瘀滞,舌质淡紫,故方中加用生蒲黄、丹参、丝瓜络,活血通络,有利于消痞,亦有助于防止颈椎病反复。方中用百合,并加用沙参,以益胃阴。